高校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对学生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和技能训练的重要课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一所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我校作为一所地方性综合大学,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线需要的,会做人、会学习、能做事、能创新的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十分重视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成绩。根据“调结构、建特色、上层次”的新的发展阶段目标,结合专业建设整体规划,明确了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思路。
1 多方位推进实验室建设
各类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补充、资源整合、学科分布、规范性管理模式的建立等成为很长时期内的建设重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项目的推进和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已建成校级实验教学中心5个,基础实验室7个,专业实验(实训)室个。
1.1 以实验室评估为契机,加强实验室规范化建设
“以评促建”是高校加强实验室基本条件建设、规范实验室及实验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针对实验室基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校积极组织参加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基础课实验室复评工作,并率先在省内高校中开展专业课实验室的合格评估工作。近几年所有基础课教学实验室顺利通过复评,9个专业实验室一次性通过了合格评估,在辽宁省内高校位居前列。通过评估,使实验室的基础建设水平大为提高,条件明显改善,管理更加规范。
1.2 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牵动,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
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是学校整合资源、集中优势、深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从2006年起,学校先后成立了7个实验教学中心,并以“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为牵动,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目标,从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更新实验内容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开发教学资源、改善硬件条件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建设。基础物理实验中心、护理学实验实训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先后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7年基础物理实验中心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其鲜明的特色为地方性大学实验教学改革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使学校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和层次有了明显提高。
1.3 以教学改革为牵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通过学校教学改革立项、精品课程建设等,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进程,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取得了一批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成果。如“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相互促进,提高本科人才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大学化学实验多层次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等5项课题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普通物理实验”、“细胞生物学”、“基因工程”、“医学免疫学”、“护理学”、“生物化学”、“普通生物学”等课程被评为辽宁省精品课程。
2 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要满足办学层次的多元化、学生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建设的需要,目前实验室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对实验室资源的科学规划、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科学、低水平重复性建设等问题;实验室开放范围小、内容少,参与的学生数少;实验教学改革内容不够深入,缺乏整体性、有显示度的成果;实验技术人员水平有待提高,对管理、操作大型仪器设备的人员缺乏培训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校实验室建设层次和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3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思路
3.1 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和实验教学运行机制
依据学科特点,逐步整合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实验室和实验教学资源,建设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心或实训基地,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在运行机制上,建立实验教学的校级、院级实验平台和管理系统,逐步实现学科基础实验课从班级排课制到学生选课制的根本性转变,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3.2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
从层次、结构、数量、学科分布等方面入手,进行实验队伍的优化和整合,鼓励理论课教师从事实验教学与研究工作,特别是鼓励高层次人才对实验教学的参与。要重视对实验人员的素质要求,坚持配置合格人员到实验室工作,形成由认真负责的实验室主任,热心实验教学改革的骨干教师,可进行实验设备开发、维护的实验技术人员和进行实验室日常管理的实验人员组成的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业 务过 硬 的实验技术队伍。
3.3 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加大开放实验室的力度,在保证时间开放的同时注重内容开放。注重实验内容开发,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将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保持实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使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接触学科前沿,学习科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知识。开展实验技术研究,促进自制实验设备研制,推动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改革。
3.4 提高实验室建设的投资效益
合理利用有限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是学校实验室建设规划的重点之一。“十二五”期间,我校将继续优先建设基础实验室,力争达到一定的先进性。专业实验室建设本着“重点专业优先、新办专业优先”的原则,在满足需要的基础上,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要建立学校实验教学投资效益的绩效考评系统,明确投资责任,发挥投资效益管理的约束功能。
4 加强实验室建设的措施
4.1 建立校级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平台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继续采取合并、改制的方式,将部分实验室改建为实验教学中心,形成学科分布合理、设备充足、管理科学的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平台。将原电子工程实验室改建为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整合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力学实验教学内容,成立力学实验教学中心;整合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成立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将基础医学形态实验室、机能实验室合并,组建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将经济管理仿真实验室、旅游教学功能室合并,组建经济管理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
4.2 加强培训,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验队伍
在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梯队建设。一是应加强现有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实践技能培训和专业学历提高;二是将一些科研能力强的教师转到实验教学队伍中,充分发挥他们在科研、实践方面的优势;三是有目的、有选择地引进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充实到实验教学队伍中,最终实现实验室人才队伍的全面优化。
(2)根据实验任务的变化合理定编。实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做好实验教学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3)制定相关政策,奖励实验技术优秀成果,充分肯定和鼓励实验人员从事实验技术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实验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4.3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实验教学改革是加强实验室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依托专业建设目标,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改革。
4.3.1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相关实验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所具有的功能,进一步优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形成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有机整体。充分发挥科研促进教学的作用,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知识、新方法,开发新项目、新仪器,提高研究性、设计性实验比例,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开发适宜的创新性实验项目。
4.3.2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现自我训练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实验技术手段,在基础物理远程控制实验平台开发的基础上,尝试逐步开发新的远程实验系统,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
4.3.3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
在公共课、基础课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的基础上,实现部分专业实验室开放;在原有以时间开放为主的基础上,逐步实现项目开放。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操作,逐步形成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实验训练的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科技创新、知识创新成为实现民族振兴的唯一选择,高校实验室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建设与管理工作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的教师和管理工作者应积极投身于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与实践,把高校实验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